中安在线讯 据铜陵日报报道安徽队展现团结力量,实现连胜,这是一座英雄花开安徽队展现团结力量,实现连胜的红色之城安徽队展现团结力量,实现连胜,以“江南解放第一城”的风采迎来新中国诞生安徽队展现团结力量,实现连胜;
这是一座鱼水情深的和谐之城安徽队展现团结力量,实现连胜,军民融合发展谱写拥军爱民的双拥之歌。
7月29日从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命名暨双拥模范单位和个人表彰大会上传来捷报,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民政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再度授予铜陵市“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这标志着继2004年、2008年、2012年之后,铜陵连续第四次获得“全国双拥模范城”殊荣!
多年来,尤其是2012年以来,全市党政军民秉承取得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全省双拥模范城“七连冠”之势,满怀“强军富民”的光荣和梦想,大力发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优良传统,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提升“双拥在基层”活动实效,奋力谱写出军政军民团结奋进、共筑伟大中国梦强军梦的崭新篇章。
继承:把优良传统发扬光大
拥军优属、拥政爱民是铜陵的光荣传统。四年来,铜陵着力完善军政联动、军地联席、齐抓共管的双拥工作机制。坚持“五个纳入”,即把双拥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部队建设总体规划、纳入党政军工作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全市目标绩效管理专项考核、纳入全民思想教育体系、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范畴。落实“五个到位”,认真执行市委常委议军会议、军地联席会议、军政座谈会议以及市双拥工委成员会议等制度,切实做到组织领导、责任落实、协调处置、督导督办和实施奖惩到位。做到“五个必为”,即凡是涉及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的必维护,凡是立功受奖的官兵必褒扬,凡是涉军的信访件必办理,凡是影响军政军民关系的纠纷必排解,凡是涉及破坏军事设施的行为必查处,形成了军地齐心共参与、双拥机构抓协调、部门之间互配合、各级各地抓落实的工作格局。目前,铜陵连续33年34次圆满完成征兵任务,无责任退兵,无差错退兵,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位居全省前列,在2014年度省政府目标管理考核中排名第一。
重点:将双拥工作落实在基层
双拥情浓,热在基层。近年来,铜陵以开展“双拥在基层”活动为抓手,全力推进双拥工作“六进”(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村、进学校、进连队)活动,目前全市城乡社区普遍建立了双拥工作站,各军民共建单位和“两新组织”均建立了双拥志愿者服务队伍,基层双拥服务组织有1600多个、双拥工作联络员有600多名,新增军民共建点80个,双拥示范点20余家。在“六进”活动中,铜陵充分发挥成员单位的示范引领作用,探索建立了优抚工作协理员、重点优抚对象轮流休养等多个双拥品牌;发挥乡镇、村居的基础作用,涌现出了顺安镇金港村征兵“金港模式”、官塘社区与武警支队的军民共建“五联”模式等众多双拥亮点。大力发挥“两新”组织的生力军作用,积极推进“两新”组织爱国拥军活动。
同时,聚焦保障军人军属和优抚对象权益,先后出台20余个规范性文件,用以解决提高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妥善安置退役军人、解决军人子女就学等问题。铜陵转业干部安置率、退役士兵安置率、随军家属安置率、随调家属安置率、驻铜部队官兵子女入学优待率均保持100%。铜陵还优先将社区双拥工作纳入社区事务,并在全国地级市中首开先河,将双拥工作纳入市直单位的绩效考评内容。
创新: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双拥工作只有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市委、市政府、铜陵军分区出台了《聚焦强军目标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实施意见》,坚持军地发展同促共建、相融相促。铜陵积极推动基础设施建设、科技成果、人才、资金、信息等重点领域率先融合,率先在安徽省成立了后勤综合保障大队。市委、市政府先后投入2亿多元支持驻铜部队建设,投资37.39亿元高标准修建国防公路92.98公里,人防工程总面积、人均面积在安徽省同类设防城市中居于前列。同时,发挥铜基材料、电子元件、IC封装装备等产业优势,发展了一批“军民兼容、技术集聚”军民融合科技企业。
此外,在宣传教育方面打牢军民团结思想基础,新增了中共铜陵特支展览馆、铜陵好人馆、市博物馆等一批国防双拥宣传教育基地,深化“双拥一条街”建设,在“双拥园”设立“双拥模范人物谱”标牌;培育了“爱岗爱民消防战士”陈伶旺、“退伍好老兵”胡锡福、“60年为烈士寻找亲人”的郎坑小学等一批新典型;创作了音乐快板《铜都盛开双拥花》、雕塑剧《铜都记忆》等一批贴近时代、贴近铜陵、贴近军民的双拥文艺新作品,受到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的好评。
军拥民建家园,民拥军固长城,借助“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的东风,一曲幸福美丽新铜陵的华美乐章正在谱写!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