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具有88年历史梅西与曼城火拼,谁能占据上风?的零售商店BHS宣布因找不到买主而倒闭的消息在圈内炸开了。BHS的倒闭可直接导致1.1万名员工失业,164家店铺关门。
英国BHS近百年老店关闭最后一家店!人去楼空!
英国BHS已有88年的历史彻底破产,视频中是位于爱丁堡的最后最后一家店关闭!整个大店空空荡荡,不禁令人惋惜。
继2008年Woolworths的失败以来,又一英国高街品牌百货的终结。
百货零售行业持续艰难,据英国媒体消息,88年历史的英国百货BHS在本周末关闭了最后一家门店,有消息称,在关闭英国最后22家门店之前,该零售百货商于今年3月引入资产管理人,但仍未找到买家。
BHS在最近几周已经关闭了141家门店,其中包括位于伦敦西区牛津街的旗舰店。BHS是一个在英国大多数高街上固定出现的品牌,1928年第一家店铺在伦敦南部Brixton开业,在将近一个世纪的运营后,它将彻底消失。
一位名叫Simon Prager的员工曾在BHS工作16年,他表示:“一年前大家谁都没有想到它会走到这一步,我认为在最后三个月内,更多的是愤怒。现在更多的是悲伤。”在伦敦北部BHS Walthamstow门店关闭前,散落的衣服、空荡荡的衣架和一些成堆的库存挤压在门店,最后一天,所有产品3折。一位BHS的客户把该百货零售巨头的倒闭形容为“一个时代的终结”。
这家零售店的起源可追溯到90年以前,旗舰店在牛津街经营三十多年。曾是英国家居卖场,1984年开业,英国城市黄金地段的一家购物中心。
它为英国人家庭提供了既经济又好看的商品,服装、家庭装饰、糖果,顾客们能够在这里找到满意生活必需品,童装也比较丰富,羊毛衫、连衣裙、商品一站购齐。
这个拥有接近90年历史的品牌消失,英国民众对此也表示了惋惜,有人说:“我大大小小的东西都是在这儿买的,已经好几十年了”。
据悉,与Topshop、Topman和Miss Selfridge等知名英国高街品牌一样,BHS原隶属于英国零售业大亨Philip Green持有多数股权的Arcadia Group Ltd.集团。BHS的业务一直极具挑战,于2015年3月23日由Philip Green以1英镑象征性的价格将旗下连锁百货集团BHS出售给Retail Acquisitions将其推到风口浪尖。
BHS的破产对政府来说,意味着又是一个头痛的问题,因为它与近期英国钢铁行业破产一样,威胁到成千上万的就业机会。
John Hannett,英国零售业劳工工会主席说:“这一消息对员人来说是毁灭性的,各种不确定性让员工走投无路,他们需要清楚这对他们意味着什么。”
“我认为我们要的是一个建设性的对话,关于什么是补救措施,员工有什么选择,都存在哪些潜在的购买者,最重要的是,记住这是关于人的问题,它不仅仅是经济学。”劳工工会主席说。【制造业电商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註】
Nick Hood,破产从业人员商业风险顾问,告诉记者:“所有零售这几天重要投资潮流,都投向提高在线服务,移动业服务,而这一切都与BHS无关”。
BHS的破产是继2008年Woolworths的失败以来,又一英国高街品牌百货的终结。
许多业内人士表示,在电商和快时尚的猛烈冲击下,全球百货零售集团正面临严峻的挑战,包括梅西百货和马莎百货也开始遇到大麻烦,梅西百货日前发布第二季度的财报,营收从上年同期的61亿美元降至58.7亿美元,同店销售额下降2%。梅西百货更宣布将关闭旗下100家连锁百货,这是梅西百货继今年1月后,第二次因业绩下滑做出关店的决定。
最悲惨的龙头企业,被1英镑出售,1.1万名员工失业!
之前占据了零售商龙头老大地位的BHS,从2010年起就因为市场占有率下降而进入亏损状态,不仅客源下降了80万人,而且负债超过13亿英镑,而单单是养老金这一块儿的空缺就将近有5.71亿英镑。
很多人分析是由于零售业进入寒冬导致了BHS的落寞收场,大环境的影响固然是有的,但杀死巨头的,真的就只是大环境吗梅西与曼城火拼,谁能占据上风??
1
内部管理不善
BHS的发展情况写下来可以成一本跌宕起伏的创业史了。但这些年的发展中,其管理高层是对其发展起着极大的影响的。后来的下滑情况,自然也和内部管理脱不了关系。
在说BHS的内部管理之前我们可以给它做一个发展时间的梳理:
1928年:BHS第一家店铺在伦敦克里斯顿开业,品牌全称是British Home Stores,东家是美国商人,主要经营的是简单的家居用品,货物便宜实惠。
1970年:在二战结束后又开始扩张,到1970年依然扩张到94家店铺,员工人数达到1.2万。
1985年:BHS扩展至全球范围。
1986年:和Habitat以及Mother care合併,最后更名为BHS。
2000年:格林爵士收购BHS。
2002年:与格林旗下的Arcadia进行整合,不再是独立的品牌。
2005年:BHS品牌经历重重困难后重新站起来,但此时的市场已经逐渐被一些新兴对手占据。
2015年:格林以1英镑低价出售BHS股份给英国商人查普尔,用来减免2.15亿英镑的债务。
2016年:BHS正式清盘倒闭。
1、投资不善
由上面的发展线我们可以看出BHS自成立以来发展的并不顺利,多次易主且早在之前就已经有下滑的趋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显而易见是管理者在投资上的失误,以及失误后没有及时进行良好的处理。【制造业电商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註】
根据Sky News报道,PhilipGreen这个夏天是在他的豪华游艇上度过的,如此挥霍享受生活的情况下却没有拿出资金补上BHS养老金基金天坑的计划。
自从Top shop母公司Arcardia集团在2000年以2亿英镑从StorehousePLC收购了BHS,在15年3月份,Arcardia集团董事长Philip Green又把BHS以1英镑的价钱象征性地出售给投资集团Retail Acquisitions,并由已对外宣布破产并且毫无管理大型零售百货经验的DominicChappell接手。
BHS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衰落。
2、创新步伐缓慢
在电商大行其道的前几年,BHS的反应迟钝的令人诧异。
时代的变化,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等,BHS并没有抓住,它还是坚守最初的销售方式和销售内容,导致消费者产生了消费厌倦,相对于一些新产生的,具有创新和吸引力的品牌,BHS的弱势就显而易见了。
在BHS的高层意识到电商这条道路的可行性时,已经明显的晚了。单纯靠实体店面来进行盈利在这个网络时代显得滞后又笨拙。
管理者不合理的发展规划,直接导致了BHS业绩的严重下滑。
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逛百货商场很大程度上是麻烦而浪费时间的。网络的便捷已经使他们习惯性的有需求就会上网络上下订单。
网络上的搜索功能的确是一大优势,消费者们就不需要在商场到处寻找自己想要的商品,而只要在搜索框里面输入几个字就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简单的对比下来,就可以明白为什么BHS的销售额会下降如此之多。
2
外部冲击强烈
除了内忧,BHS外患也是极其严重。
现在的时代已经不再是20世纪那个简单的努力奋进就会取得成就的年代了,想要发展好一个企业,还需要过人的胆量和智慧。
但是BHS在这一方面就是因循守旧,显得顽固不化。
1、利润成本的提高
由于BHS电商这条线上销售渠道做的并不是很好,主要来源还是线下的实体店面,日益上涨的租金和逐渐下降的收入导致入不敷出,只有亏损的份儿。
另外,在BHS百货公司,1万多名员工持有股权,2万名会员拥有养老金计划,如果百货公司关闭可能会有几十亿英镑养老金赤字,一些员工已退休,还有尚未退休的员工也将裁员约10%。
在英国,除了BHS百货公司,还有几家超市也面临类似情况。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英国零售百货公司、零售商场、超市等都面临着租金日益上涨但是收入却逐渐下降的情况,唯一的办法就是努力降低成本,缩减商业繁华街道租用面积,或者把仓库搬到较远租金较低地方,小商场拼仓库,拼运输车辆等。
通过各种方式降低成本,可是实际上却是收效甚微,毕竟一个大型企业的收入也不是靠着微薄的节省资金来运作的。
2、竞争对手的冲击
毫无疑问现在的新兴企业如雨后春雨一般的冒出来了,这种情况正是对BHS的严峻考验——一个传统百货商场与新兴企业的碰撞!
经历了几年艰苦的跌倒站起,跌倒再站起的过程,BHS最终还是宣布破产了。
BHS的失败是因为在应对新兴企业的冲击的时候没有作出正确的应对方法。面对像Zara和H&M这样的快时尚品牌,BHS应对的吃力且笨拙。
当别的品牌在创新产品,创新理念,创新宣传的时候,BHS还在守着实体店面卖东西。人们对于新兴的事物总是充满了好奇和向往的,消费者也很愿意尝试新鲜的美好的事物,这就导致BHS客源不断流失。【制造业电商微信内容不错,值得关註】
虽说现在被誉为零售商的寒冬时期,但是在这种大环境下很多商家和品牌所面对的都是一样的,为什么有的企业就可以在寒风中屹立不倒,有的却小风小雨下就倒下了梅西与曼城火拼,谁能占据上风??
或许,这是很多企业应该作为参考和警惕的事情。
来源:互联网,由e-made制造业电商重新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出处!免责声明:本文系网络转载,不代表本公众号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版权,请联系删除!
制造业电商,权威制造企业转型平台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发表评论